> 文章列表 > “逢台即听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逢台即听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逢台即听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逢台即听箫”出自宋代宋庠的《都下灯夕》。

“逢台即听箫”全诗

《都下灯夕》

宋代 宋庠

火树欝岧峣,山车切绛霄。

层楼移旦阙,複道借星桥。

花散非因雨,霞多不为朝。

声来知佩近,香去惜车遥。

遇扇还闻曲,逢台即听箫。

更筹且莫尽,綵月正飘摇。

《都下灯夕》宋庠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都下灯夕》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。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,展现了繁华都市的夜生活和热闹景象。

诗中提到了\"火树欝岧峣\",形容灯火辉煌的景象,给人以热闹喧嚣之感。\"山车切绛霄\"描绘了山车冲天而起,直插彩霞的情景,给人以壮丽之感。

诗中还提到了\"层楼移旦阙\"和\"複道借星桥\",描绘了城市中层层叠叠的楼阁和错综复杂的街道,暗示了都市的繁华和热闹。\"花散非因雨\"和\"霞多不为朝\"表达了花开不因雨水而散落,霞色多彩不仅仅出现在早晨,进一步强调了夜晚景色的美丽。

诗中提到了\"声来知佩近\"和\"香去惜车遥\",表达了音乐声和花香的传来和离去,以及人们对于这些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。

诗中还提到了\"遇扇还闻曲\"和\"逢台即听箫\",描绘了在这热闹的夜市中,处处都能听到音乐的声音,显示了诗人对于音乐和艺术的喜爱。

最后两句\"更筹且莫尽,綵月正飘摇\"表达了夜晚的繁华无穷无尽,彩云飘摇的景象,暗示了都市夜生活的丰富多彩,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。

总之,《都下灯夕》通过描绘繁华的夜晚景色,展现了城市生活的热闹和多彩,诗意丰富而开放,给人以欢乐和想象的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