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可致薄夫敦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致薄夫敦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致薄夫敦”的出处是哪里

可致薄夫敦”出自宋代晁公溯的《寄宋嗣宗》。

“可致薄夫敦”全诗

《寄宋嗣宗》

宋代 晁公溯

蜀江自嶓冢,流恶及丘原。

宁止数斗泥,乃有千丈浑。

帝选高才郎,远来乘輶轩。

凄然在川上,会思澄其源。

重部今何如,想无风水昏。

激浊使之清,未觉禹功尊。

我戚闾丘生,短衣方服辕。

得为经途尉,可致薄夫敦。

何须读刑书,顾欲多平反。

但令吏不污,信是民无冤。

《寄宋嗣宗》晁公溯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寄宋嗣宗》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蜀江自嶓冢,流恶及丘原。

蜀江自嶓冢,水流从高山峰峦之中发源,激荡着湍急的波涛,流经恶劣的地势和平缓的丘陵。

宁止数斗泥,乃有千丈浑。

纵使用上好的泥土来填塞,却依然有千丈之高的水位混浊不清。

帝选高才郎,远来乘輶轩。

皇帝选拔了杰出的才子,他们乘坐华丽的马车远道而来。

凄然在川上,会思澄其源。

他们凄然站在江边,思考着如何澄清这江水的源头。

重部今何如,想无风水昏。

如今重要的职位怎么样了呢?想必没有被不良风气所蒙蔽。

激浊使之清,未觉禹功尊。

他们努力激荡浊水,使之变得清澈,但却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做的功绩是多么伟大。

我戚闾丘生,短衣方服辕。

我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人,穿着简朴的衣服,侍奉在车马边。

得为经途尉,可致薄夫敦。

幸得担任了经途尉(官职),可以尽力发挥职责,以期使人民安居乐业。

何须读刑书,顾欲多平反。

不必读那些刑典之书,我只希望能多多矫正冤屈之事。

但令吏不污,信是民无冤。

只要让官员廉洁奉公,相信就能让人民没有冤屈之苦。

这首诗词以描写蜀江之水为主线,通过对水的描述,抒发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官员廉洁奉公的期望。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,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。整首诗词意境清新,情感真挚,展现了晁公溯对社会风气和公正的渴望,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,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