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可怜当路尽公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怜当路尽公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怜当路尽公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可怜当路尽公卿”出自唐代颜萱的《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》。

“可怜当路尽公卿”全诗

《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》

唐代 颜萱

忆昔为儿逐我兄,曾抛竹马拜先生。

书斋已换当时主,诗壁空题故友名。

岂是争权留怨敌,可怜当路尽公卿。

柴扉草屋无人问,犹向荒田责地征。

《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》颜萱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》是颜萱所作,描写了作者回忆过去与张祜相识的往事以及对他的情感。

中文译文:

忆昔为儿逐我兄,

曾抛竹马拜先生。

书斋已换当时主,

诗壁空题故友名。

岂是争权留怨敌,

可怜当路尽公卿。

柴扉草屋无人问,

犹向荒田责地征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张祜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。诗人回忆起童年时,自己曾追随哥哥一起拜访张祜,曾经以马踏船的方式和他一同游玩。如今,张祜的书斋已经不再是他的住所,诗壁上空空荡荡,没有了当初的友人的题诗。诗人表示自己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留恨在心,而是可怜那些曾经位极人臣的人,如今已经寂寞无闻。柴门关闭,草屋无人理会,连问津的人都没有了,仿佛责怪这片荒芜的土地。

整首诗通过描述过去与张祜的相识和如今的变故,揭示了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无情。诗人对于曾经的友谊和过去的美好怀念,同时也抒发了对逝去岁月和生活的无奈和遗憾之情。